图片
很多人不了解中医学治病的原理,觉得中医和西医一样,头痛治头,脚痛治脚。其实,中医不管治什么病,都是百病一法,那就是恢复整体的管理秩序,因为按照整体决定局部的系统学原理,只要整体的管理恢复了,局部病变就会在整体力量的控制下改邪归正,恢复原有的功能,此时百病皆消。
一句话,西医治病靠的是外力,用外力杀死局部病变就是西医的全部。而中医治病靠的是整体的力量,所有治疗方法都是用来恢复整体的管理的。
那么如何来恢复整体的管理呢?在这背后则有一个系统的控制学原理。系统都是一控制多,中心要素只有一个,周边要素有无数个,从力量对比上来说,一是无法控制多的,可事实上所有系统都是一个中心要素控制了无数周边要素,保持了系统的秩序。那么这种控制是如何实现的呢?
这个答案西方科学是无法理解的,因为它认识中的系统要素都是死的,而东方科学中的所有要素都是气这种生命之流汇聚而成的,或者说都是活的,所有要素都是在竞争当中,而中心要素正是充分利用了这种竞争,实现了对所有要素的控制。如果要素之间不平衡,彼此之间无法相互监督,一控制多就会失效,整体的管理就乱了。所以在中医学上有一个重要的结论,那就是:平衡是秩序之本,失去了平衡,整体的管理就乱了,而恢复了平衡,整体的管理就恢复了。
图片
那么这种不平衡体现在哪呢?
首先,这种不平衡就体现在主不明上,或者说偏心上,更确切地说就是血液对各组织的不对称供应之上。血液总是优先供应某一组织,它就会功能亢进,血液总是对某一组织供应不足,它就会功能低下,当组织细胞功能亢进或功能低下到一定程度,细胞就会发生病变,产生西医上的疾病。
其次,这种不平衡体现在身体五个功能系统之间,系统都有五个功能系统,在人体就是心肝脾肺肾系统,它们相互促进、相互制约,共同保证了整体的动态平衡。而疾病就一定体现在某一脏腑过强,或某一脏腑功能过弱。
中医治病是百病一法,治癌症和治感冒是一样的,不同的只是癌症偏离平衡的程度大,感冒偏离平衡的程度小罢了。在用药上,都是用中药之偏来平衡身体之偏,相对来说,治疗癌症用的药偏性更大一些,治感冒用的药偏性更小一些。只要能调平衡,感冒会好,癌症也会好。
中医康养也是一样,它也是要调平衡,只要身体平衡了,百病不生。不过,不平衡是永恒的,调平衡都是相对的。比如,人先天的体质偏性,它是一出生时带的,难以改变。我们唯一能做的是不使脏腑的功能过偏,只要不过偏,疾病就不会发生。
事实上,中医也不断告诉我们,不管是养生还是治病,它们都是调平衡。即热者寒之,寒者热之,虚则补之,实则泻之。而要实现这一点,我们就必须了解五脏功能,它们分别是强还是弱,强多少,弱多少。只有了解了这些,我们才知道如何来调平衡。
传统的方法就是通过四诊来找出身体的不平衡之处,但这些方法比较难学,诊断有时也不太准。不过,有一种方法更简单实用,它就是根据五运六气理论的推理。通过出生时间,可以判断出先天的体质偏性,即五脏的功能分别是强还是弱,以及强多少,弱多少。
更重要的是,针对不同的体质,系统还提供了与之相对应的康养方法,如该怎样食疗,怎样茶疗,怎样理疗,怎样运动疗法,怎么药疗。为您的养生提供指导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股票配资专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