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1955年9月27日的这一天,中南海的怀仁堂内,宾客满座,群英荟萃。今天举行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将官及元帅的授勋典礼,这一重要场合吸引了无数军政人士的到来。此次授勋仪式上,授予的军衔等级包括元帅10名,大将10名,上将55名,中将175名,少将798名。在庄严的气氛中,首长们一一亲自为获勋的将军们颁发了勋章和证书,场面异常盛大和隆重。
然而,仪式进行到一半时,突然有一位军官仍然站在台下,神情有些焦虑。周总理注意到了这一幕,走上前去询问缘由。那名军官行了一个标准的军礼,恭敬地回应:“总理好,我的名字没有念到,我叫黄火星。”这句话让在场的人都愣了一下。
黄火星,1909年出生在江西省抚州市的一个贫困家庭。七岁那年,家里因战乱而被迫迁徙到景德镇。说到景德镇,许多人第一时间就会想到那闻名世界的瓷器工艺。然而,在当时的景德镇,精美的瓷器背后,是数不清的工人们日复一日的辛劳和痛苦。他们为了生计,不得不早起晚归地工作,而工人的收入远不及他们制作的瓷器的价值。黄火星的母亲早逝,为了能安葬母亲,他决定卖身进入瓷器厂当工人,每天辛苦工作,却始终得不到一份满意的薪水,生活的艰难让他感到心力交瘁。
展开剩余67%这样的艰难岁月,他忍受了整整13年之久。直到1930年,红军的队伍来到了景德镇,黄火星听说红军是为了老百姓争取权益的队伍,便毫不犹豫地加入了他们,成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。在军中,他多次担任政委职务,并参与了数次艰苦的反围剿战斗。
1934年,经历了第五次反围剿战斗的失败后,黄火星并未参与长征,而是坚守在闽西南,继续与国民党反动派展开游击战。此时,他已经深知,红军只有坚持到底,才能迎来最后的胜利。三年的坚守,直至抗日战争爆发,黄火星和他的部队被编入了新四军,并开始北上抗击日军。
尽管当时蒋中正名义上将共产党队伍编入国民革命军,却没有提供足够的装备和支持。黄火星深知若靠旧有的游击武器去和日军正面交锋,必定会付出惨重代价。于是,他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——劫火车!他在充分了解了日军火车运输规律后,巧妙地设计了炸弹埋设在铁道之下,成功炸毁日军的运输车。通过这一办法,黄火星不仅为部队赢得了宝贵的物资,而且还形成了对日军的心理打击,成为了“猛子政委”这一称号的由来。
1941年,抗日战争依然在进行中,蒋中正的内乱却再度爆发,皖南事变让许多新四军的战士死于国民党反动派的枪口下。黄火星凭借敏捷的反应,成功带领部分部队突围,但这场战斗依然让他深感痛心。
解放战争时期,黄火星屡次带领队伍参与华东地区的解放斗争,为新中国的建立作出了重要贡献。建国后,他先后担任了福建军区政治部主任、江苏军区政治委员、最高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等重要职务,为新中国的建设贡献了自己的力量。
当1955年授勋仪式的消息传来时,黄火星已经在江苏的家中得知自己即将被授予中将军衔的消息。他欣喜万分,心中充满了多年来为革命事业奋斗的成就感。于是,他带着激动的心情来到北京,参加了这场历史性的授勋典礼。然而,令人意外的是,当所有少将军衔的人选都被点完后,他的名字依然没有被念到。
周总理得知此事后,迅速拿出了授勋名单核对,才发现原来是点名的干部口音问题,黄火星的名字被误读成了“黄火青”。这个小小的错误引发了不少笑话,其他将军们纷纷开玩笑说,黄火星故意让总理单独为他授勋,然后独自与首长们合影。果然,这位“猛子政委”总是与众不同。
发布于:天津市股票配资专业网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